体育惠民 春节期间天津冰雪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中新网天津1月18日电 (张少宣)18日,记者从天津市体育局获悉,为保持群众冰雪运动热情,激发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新动力,天津市青少年轮转冰训练基地、天津市海河水上运动中心、天津市冰壶馆将在兔年春节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其中,1月21至1月27日,天津市青少年轮转冰训练基地每天9:30-16:30连续免费对群众开放。第一场9:30-11:00;第二场13:30—15:00,每场限20人,需提前3天预约确认。活动现场,将有专业教练团队传授滑冰运动相关常识,辅导热身活动及30分钟游戏体验。
1月21至1月27日,天津冰雪嘉年华将在天津市海河水上运动中心举办,每日10:30-16:30、17:30-21:30场馆连续免费对群众开放,需提前3天预约领票。22日大年初一夜场将举办冰雪大拜年活动,届时,“青少年滑冰列队表演”“冰上空竹舞蹈龙”“双人花样滑冰表演”“短道速滑表演”“‘我爱你中国’冰上集体舞”以及“DJ打碟歌舞灯光秀”等活动将陆续上演。
1月21至23日9:30-16:30天津冰壶馆将连续三天免费对群众开放,每隔一小时一场,每天四场,每场人数不超过30人,需提前预约。届时,将有专业教练团队讲解冰壶运动,百姓可享受10分钟热身游戏及50分钟上冰体验。(完)
攒“年味儿”:隆德花灯“扎”出幸福年******
(新春走基层)攒“年味儿”:隆德花灯“扎”出幸福年
中新网宁夏隆德1月12日电 题:攒“年味儿”:隆德花灯“扎”出幸福年
中新网记者 于晶
花灯,代表着喜庆,象征着祥和。兔年临近,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花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苏红章制作了一盏名为“前‘兔’似锦”的花灯,表达了花灯制作人的美好新春祝愿。
12日,记者探访隆德县花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苏红章的纯手工花灯制作工作室,感受花灯中“扎”出的浓浓“年味儿”。
这盏“前‘兔’似锦”花灯为传统手拉花灯,小兔子通体白色,眼耳口鼻都可活动,舌头贴有“金币”,意味招财进宝;腹部写有“福”字,意为福气到来;内部则采用明火为发光源,寓意兴旺红火。
苏红章制作的花灯。 受访者供图隆德花灯是一门传统手艺,采用纯手工制作,历史悠久,起源于西汉,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是中国花灯艺术在西北地区的一支重要流派。在隆德,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上红红火火的花灯,表达美好期盼,祈愿幸福太平年。为了传承这门手艺,数十年间,苏红章设计花灯无数,近千张草图无一重复。
在苏红章看来,灯架是一盏花灯的灵魂。为了塑造最灵动的造型,在制作每一盏花灯之前,苏红章都要先画出草图,再根据草图,将苇料、竹料或高粱秆弯曲,用尺子精确量好距离,将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材料绑扎固定,形成花灯的骨架。
“古老的花灯在骨架处的连接部分一般是用黑、白麻纸搓成纸捻子加以固定,后来为使花灯更加结实,就采用绑丝固定了。”苏红章一边制作花灯一边讲解着传承中的变化。
而变化不仅在于花灯骨架从芦苇、竹竿等变成了铁丝和钢丝,过去用来照明的蜡烛和油灯也被各色各样的彩灯所取代,糊裱花灯所用的纸张或者布匹,现在多采用丝绸、刺绣、绢布等。
说话间,一盏福禄寿三星灯的灯架就制作好了。接下来,就是剪彩纸、糊彩纸,贴流苏等工序,花灯的每处设计、每个细节,苏红章都谙熟于心。在苏红章看来,花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他将福禄寿等元素融入花灯中,让人们在赏花灯的同时感受到来自传统花灯和手工艺人的美好祝福。
苏红章告诉记者,扎花灯不仅是传承手工艺,也是为了留住人们记忆中的隆德。他将隆德的传统文化与花灯技艺相融合,也将这座城市许多人共同的家乡记忆藏进了手中的一盏盏花灯。一本本的画册,是他的人生记忆,也是隆德的城市记忆。
据苏红章回忆,儿时,每逢佳节,隆德夜晚的街道总是热闹的,老老少少在街边列队而站,闹花灯、马社火、舞狮……花灯伴随着传统民俗流转出不同的色彩,这些都是隆德这座城对于花灯的记忆。
“原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手艺会逐步淡出大众视线,没想到恰恰相反,如今还挺受市场欢迎的。”苏红章说,尽管时代在变化,工艺在进步,但传统手工艺呈现出的吉祥如意没有变,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节日的欢乐气氛没有变。(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